7月21日-7月27日,专业实践学期第六周工作扎实开展。在指导教师郭伟伟、彭博的持续指导下,班级同学保持高昂实践热情,全员准时到岗投入实习工作,围绕既定目标高效推进项目开发,展现出严谨的专业态度与稳步提升的实践能力。
指导教师在日常指导中同步强化安全教育,强调实习期间需严格遵守实验室用电规范,避免私拉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设备;操作开发设备时注意数据安全,重要项目文件需及时备份并设置权限保护,防止信息泄露或丢失;外出调研及团队协作时,需提前报备行程,确保人身与财产安全。
本周实践中,张蕊、李俊贤、李硕然、潘子洋、楚云瑞、乔峰新等小组聚焦项目核心开发阶段,在前期调研与方向定位基础上,全面进入方案完善与功能开发的关键环节并进行汇报,明确技术架构与功能模块划分。原型设计小组则通过多轮测试反馈,进一步细化交互逻辑与界面布局,使设计方案更贴合用户使用习惯。各小组在开发过程中同步落实安全规范,例如在服务器部署测试时严格检查防火墙设置,在数据采集环节注重用户隐私保护,确保项目开发合规安全。周总结会上,指导教师对本周项目开发的阶段性成果及安全规范执行情况给予肯定,同时指出部分小组存在功能开发进度不均衡、技术文档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提醒个别小组需加强代码备份频率,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教师强调,项目开发需兼顾“进度管理”“质量把控”与“安全保障”,既要严格遵循时间节点推进开发,避免拖延滞后;也要注重代码规范性、文档完整性,为后续测试与维护奠定基础;更要将数据安全、操作安全贯穿开发全流程,形成“开发即安全”的意识。在创新性方面,教师特别鼓励同学们结合行业前沿动态,在功能细节或技术实现上寻求差异化突破,形成项目独特竞争力。
下一阶段工作中,郭伟伟、彭博老师作出细致部署:8月1日前各小组需完成核心功能开发并启动内部测试,同步完善技术文档、测试报告及安全评估记录;8月5日前完成首轮问题修复与功能优化,形成可演示的项目版本,其中需重点排查数据传输加密、用户权限管理等安全环节。教师特别提醒,需提前梳理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点、安全实践经验与实践心得,着手制作答辩PPT框架;持续强化学术诚信与安全合规意识,所有代码与设计成果必须标注原创来源,引用资料需规范注明出处,确保项目在安全、规范的前提下高质量完成。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沉淀经验、查漏补缺,为项目最终验收与答辩积蓄实力。